制丝设备展览馆,从机器的角度诉说六合的百年历史。
六合丝厂缫丝历史,经历了手工作坊缫丝、座缫、立缫、自动缫四个发展阶段。
这里展示不同年代使用过的选茧、煮茧、缫丝、复摇、检验等制丝设备和生产用具,全面介绍制丝历史、制丝原料、工艺流程、生产设备、制丝产品、生产场景、丝绸文化等。
机器设备代替手工劳动是生产技术变革的重要标志,制丝设备的不断革新,使得丝绸行业生产力突飞猛进。
制丝设备展览馆,沿用了六合丝厂历史上缫丝车间的一部分,改建而成。六合丝厂历史上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的生丝,就是在这里生产出来的。这里代表了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缫丝业的最高技术水平。鼎盛时期,这个车间安装了二十一组立缫机,每天有两千多女工在这里上班,曾是全国最大规模的缫丝车间。
不同时代的缫丝设备,保留至今,尚存昔日的荣光和气息,是上世纪中国丝绸民族工业的实物见证;是研究和了解近现代中国丝绸工业发展过程的活文物。不同历史阶段的生产设备,代表了相应时期的缫丝生产技术。虽然老旧设备的生产利用价值已经淹没在技术革新的大潮中,但其历史价值亘古不变。它们见证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历程,具有珍贵的科学价值、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。
后门边的雕塑取名打望,也叫接丝妹下班,还原了当时丝妹老公或者男朋友来接他们下班的一个场景。那个年代丝二厂的女工以漂亮能干著称,家庭地位也是很高的,所以可以看出男士们的表情都非常期盼。